不銹鋼是一種耐腐蝕、耐高溫的合金。不容易生銹,和它的成分有很大關系。除了鐵,不銹鋼還含有鉻、鎳、鋁、硅等。在鋼中加入鉻等元素后,可以使鋼的結構更加均勻,從而改變鋼的性能,從而使腐蝕性物質難以侵入。再加上不銹鋼表面附著了一層氧化保護膜,就像給鋼鐵穿上了一件盔甲,自然不容易生銹。
是兩位德國科學家,蒙茨和博勒斯,首先認識到了不銹鋼的耐腐蝕性。1911年,孟茨在德國獲得了生產不銹鋼的專利。然而,說到不銹鋼的真正發明者,莫納茲似乎不如英國冶金學家亨利·布雷爾。
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,布雷爾·利受英國政府兵工廠的委托研究武器的改進。當時戰爭需要大量槍支,但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,士兵使用的槍支容易磨損生銹。于是,buhrer Leigh想發明一種不易磨損、不易生銹的合金鋼。后來,他在鋼中加入各種元素,做了一些實驗。然而,許多試驗都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。一次,他在煉鋼的原料中加入鉻。新材料出來后,閃閃發光,很吸引人。他高興地把這塊鋼變成了一個桶??上н@種鋼鐵地面太脆弱,在第一次射擊測試中就被“砸得粉碎”。
布雷爾在銹跡斑斑的廢鐵堆中發現,大部分廢鐵都生銹了,只有幾塊混有鉻的鋼管碎片還閃閃發光。這一發現讓buhrer Leigh非常驚訝,他趕緊拿起這些“寶貝”進行詳細研究。
亨利·布雷爾通過實驗分析發現,這些鉻鋼在日曬雨淋中不易鑄造,也不像普通鋼那樣“怕”酸堿。由于鉻鋼太脆,制作桶又貴,李隊長把這種不銹鋼介紹給一家餐具廠,生產出各種不銹鋼刀叉,使不銹鋼立即轟動歐洲。1916年,布雷爾·利獲得了不銹鋼的專利,人們也稱他為“不銹鋼之父”。
后來,許多發明家也做出了重要貢獻。法國科學家姬野和波特萬發明了耐高溫、抗沖擊的奧氏體不銹鋼,用于食品工業。1911-1914年,美國的丹姿發明了另一種不銹鋼——鐵素體不銹鋼?,F在,不銹鋼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大的合金家族,有上百個品種。